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Amy Allen教授:“普遍性、必然性和进步:马克思和历史问题” ——武汉大学第七届政治哲学暑期学校系列讲座第七讲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8-16
本网讯(通讯员 李忠泽)8月3日下午,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Amy Allen教授做了题为“普遍性、必然性和进步:马克思和历史问题”的讲座,本场讲座由biwn必赢Paul Patton教授主持。
在这场讲座,Allen教授主要关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对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存在多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例如,马克思是否有始终坚持的历史理论?马克思是否坚持一种普遍的,在康德和黑格尔传统之下的历史理论?马克思的晚期作品是否可以被理解为承认多种历史发展路径?马克思相信资本主义必然消亡,但这是否是合理的?Allen认为,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些关键问题: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什么?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关键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历史理论的看法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Allen教授介绍了学者们对马克思的后殖民批判(Postcolonial Critique)。这种批判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进步理论存在欧洲中心论的特点。例如,Edward W. Said在其著作《东方学(Orientalism)》中认为,马克思辩护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认为印度社会是“原始的”、“落后的”;
另一个代表人物Dipesh Chakrabarty 认为,历史主义(historicism)不仅是理解过去的方式,也是理解未来应该如何的理论。历史主义在政治上认为,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早实现了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理由去辩护他们对其他人的统治。而马克思就持有这种历史主义观点,这体现在其对资本的批判中。然而,Chakrabarty同时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完全是反帝国主义的;Allen教授认为,这似乎有一些矛盾。然而,Chakrabarty批判的目的,就是去区分资本主义批判和帝国主义批判。同时,Chakrabarty提出了两种历史。第一种历史,是“普遍的、必然的,与资本有关的历史”。根据这种对历史的理解,使得资本产生的那些历史前提在逻辑上已经被假定存在了;第二种历史是在资本出现之前的,且没有被归为资本发展逻辑的历史。Chakrabarty试图通过这种理论,来解释不同地区的历史区别。
接着,Allen教授介绍了修正主义者(revisionist)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理解。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Kevin Anderson,代表作是Marx at the Margins。Anderson承认,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存在两个欧洲中心论的观念:第一个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一元性(unilinearity);第二个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具有进步性。然而,Anderson认为,马克思在晚期著作中,不再持有早期作品中的欧洲中心论观点。此时的马克思更关注殖民主义、奴隶制和非西方社会,并且从一元的历史理论转向了多元的(multilinear)历史理论,并且更加怀疑资本主义的进步特征。比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强调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残忍和暴力。
然后,Allen教授提出了对修正主义者的质疑,以及自己的观点。Allen教授认为,马克思早期的历史理论中体现了三个特点:普遍性(universality/unilinearity)、必然性(necessity)和进步性(progress)。普遍性的含义是:所有社会都沿着一个单一的普遍的历史发展路径发展;必然性体现在:这种历史发展路径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进步性体现在:这种单一历史路径的必然展开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不管是在经济意义上,还是政治意义上。然而,Allen教授认为,这三个元素并不必然是相互联系的。例如,普遍性不意味着进步性,拒绝普遍性也不意味着拒绝必然性或进步性。也就是说,即便Anderson证明了马克思拒绝了普遍性,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同样拒绝了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同时,即便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对进步性一直是矛盾的(ambivalent)。例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成就伴随着破坏性。
在结论部分,Allen教授认为,即便Anderson提供了对马克思晚期著作中多元论的理解,很难说清楚这种理解的重要性在哪里,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苏联之所以能够走上独立的道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成就时。同时,这种多元理论似乎仍然不能避免后殖民主义者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也许对于马克思来说,发展中的统一性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以及通向社会主义的充满冲突、对立、矛盾的进步又不可避免的过程。
最后,在互动环节中,Allen教授对学员们提出的“关于马克思历史理论与黑格尔历史理论的关系”、“Chakrabarty的批判是经验的还是规范的”、“历史主义的必然性是何种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