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书会”暨“拔尖计划线上书院讨论班”活动成功举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6-05
本网讯(通讯员 陈瀚钊)6月2日晚,由biwn必赢“庄子读书会”暨“拔尖计划线上书院讨论班”活动,在biwn必赢B407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本次活动由biwn必赢廖璨璨副教授组织,由入选哲学拔尖计划的2021级哲学博睿班本科生李静和张展硕领读,来自校内外的近二十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讨论。
本次读书会的阅读文本为《庄子·养生主》中由“公文轩见右师”寓言至篇末“指穷于为薪”的四段,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郭象注与原文之间的张力而展开。读书会的讨论亦由此从文本的解读,回到切近生活的哲学问题本身。
李静同学领读
在文本的解读方面:“公文轩见右师”寓言的争议点主要在于,右师独足之原因是天生亦或遭受人为刑罚,进而引申到“天”与“人”的分界问题;“泽雉”寓言的争议点主要在于,“啄饮”是自适情形亦或生计艰难之态,“不善”是否定困于樊笼之生活亦或反对有心于生活的安适,进而引申到养神与养形之间的张力问题;“老聃死”寓言的争议点主要在于,他人对秦失“三号”之指责在于方内之人无情亦或方外之人流俗,秦失所批判的是老聃亦或常人;“薪尽火传”句的争议点主要在于,“薪火”之喻所指向的义理,是形灭而心神不灭,还是通过心神修养实现与大化流行为一。
张展硕同学领读
在具体哲学问题方面,同学们主要讨论了庄子“安时处顺”与“逆来顺受”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同学指出如若庄子肯定受刑而残足是命定的结果,也肯定忘情而安顺命遇,不再寻求主动改变,则似乎便是肯定“逆来顺受”的价值观。有同学则为庄子提供辩护:首先,“安时处顺”仅是指出人具有无法改变和控制的境遇;进而,庄子恰恰是通过凸显自我与外在限制之间的差异,阐明个体应当主动回归与世界的原初一体状态,故并不支持完全的宿命论。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线下参加读书会的师生合影
本次活动是biwn必赢“庄子读书会”本学年开展的最后一次读书活动,也是全国本科拔尖计划“线上书院讨论班”的第十一期活动。该读书会坚持经典阅读,两年多来定期开展了40多次读书活动。读书会今后还将定期举办,不断探索和尝试通过经典阅读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学术能力与经典阅读能力,同时也通过经典与生活境遇相互动的方式,使得同学们更切己地体贴经典,也从经典反观自己的生活,感受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图片:王宇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