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7-08
biwn必赢 杜小安
内容摘要: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仍然在不断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按照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引导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教育 困境 出路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为德育决定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
一 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在中国古代的学校中,德育居于首要的地位。儒家主张“德治”的原则。孔子强调 “为政以德”[1]、“君子怀德”“ 德不孤,必有邻”[2]“志于道,据于德”[3]。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德育。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4]。在西方,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一种中庸之道,培养美德必须通过躬行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欧洲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基督教信条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主宰了西方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强调通过理性教育培养年轻绅士的风度气质和道德品质,要求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德育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强调自然发展的法则。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德育的作用。他认为德育的首要任务在于人的道德观念的培养。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德育应以民主社会理想为出发点,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人们积极健康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社会主义国家,德育工作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初就号召青年要学习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并明确指出德育应该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全部教育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要给予每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使每个人都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他指出,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因此,德育应当居于首位。[5]
在中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青年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说,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更指出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这里的“德”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修养,更主要的是指思想政治素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的道德教育也始终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的。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的观点。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纠正在教育方面强调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个人修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道德等,认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2004年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纲领性文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重视大学道德教育工作。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强调,我国的教育事业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原则,突出强调了道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位置。
当前,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对话日益活跃。从国际角度看,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角度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极大考验;从高等教育自身角度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普及阶段,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所有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共同课题。我国目前在校的2000多万大学生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他们生活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在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在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在义与利之间经常摇摆不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越发增强,但同时也在一些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这种现实状况,当代大学道德教育能否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克服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是我们大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接班人的关键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应对他们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的问题。因此,当代大学德育教育不仅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在大学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 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进步和健康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时刻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产生了严重错位和倾斜,使得大学道德教育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这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道德观念上过分功利化,导致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日益淡化。拜金主义是一种主张金钱至上的道德观念,鼓吹“一切向钱看”的人生观,盲目崇拜金钱,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6]。在中国,拜金主义与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主张重义轻利、以义为先,但是,也有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如春秋时期的杨朱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在民间也流传有“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之说。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兄弟,主宰了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潮流。资本主义的本性(也是资本的本性)就是无休止地聚敛财富,追求资本的增值。自由市场经济极力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非常强调物质利益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极大地诱发了人的功利心和趋利性,刺激了人对财富和金钱的贪欲,从而滋生出对货币、金钱的过分崇拜,走向拜金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的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也随之传了进来。尤其是当“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原则从经济领域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其他一切领域以后,就把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异化成为赤裸裸的金钱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这种弱点与中国传统的拜金主义思想相结合,导致在当代中国社会上形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潮流。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社会潮流的刺激下,加上学费昂贵、生存竞争激化、就业困难重重,逐渐对眼前现实物质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而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越来越淡漠。这种道德观念表现在过分关注考试分数、学校荣誉和奖学金、过分强调眼前的机会和利益,而忽视了远大理想和长期发展目标,对他人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感到淡漠,不少大学生还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舒适的“小资”生活情调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他们重实惠,求实用,一味地强调索取,不愿意克己奉献,过于急功近利,缺乏深谋远虑,敬业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退化,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他们这种“利”字当头的价值观是拜金主义影响的直接结果,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腐蚀作用。
第二,在道德行为上崇尚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贪图安逸享乐,不愿吃苦耐劳,一味追求新潮时尚。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7]。欧洲中世纪流行基督教禁欲主义。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以霍布斯、拉梅特里、康德、边沁、穆勒为代表的西欧哲学家们又一次明确提出了享乐主义的人生原则。霍布斯认为,幸福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欲望。康德说:“人觉得他自己有许多需要和爱好,这些需要和爱好的完全满足就是所谓的幸福”[8]。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我们这个时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回到极端享乐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去了”[9]。弗洛姆认为,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使人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深刻矛盾之中,一方面人们接受强制性的劳动道德,使人拼命工作,把人变成了工作狂;另一方面又在业余时间和假期之中无所事事,在购物娱乐场所拼命消费享受,使人成为消费狂,使消费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蔓延,成了消费主义者。但这种生活方式使“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都成为不幸的人,使他们陷入孤独、空虚、恐惧、抑郁,具有极强的依附性和破坏性”[10]。中国古代也有享乐主义思想。《列子‧杨朱篇》说:“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认为人生实质上就是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这种享乐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也十分流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有经济学家甚至歌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主张给享乐主义松绑,宣传“社会进化的历史就是享乐的发展史”“享乐主义是进取精神的宠儿”“享乐的人不迷茫,不懂享乐的人才迷茫”等观点。在这种现代消费主义意识的熏陶下,许多当代大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时尚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他们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也不惜借钱过好日子,甚至出现当“三陪”“二奶”“小姐”来满足自己的享乐需求的现象。他们对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对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的行为则嗤之以鼻,蔑称之为老土、穷酸、乡巴佬、小农意识,出现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情形。在学习方面,许多大学生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喜欢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沉迷于网吧游戏、花前月下。享乐主义使许多大学生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使他们陷入意志消沉、精神颓废的状态之中,丧失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更谈不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
第三,在人生观上崇尚极端个人主义,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比较淡漠。极端个人主义又称利己主义,是一种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基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也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其根本特征是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哈耶克曾说,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遇时最主要的价值冲突点[11]。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统治的有力思想武器曾发挥过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但它同时又有鲜明的损人利己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成为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不遗余力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甚至要求国家、集体与他人的利益服从于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主义也是小农意识和小生产者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他们身上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和狭隘自私。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上流行的急功近利心态严重助长了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对西方自由主义者鼓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也为部分大学生奉行利己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辩护,强化了他们极端利己主义的倾向,造成他们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也呈上升趋势。一些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以自我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强调个人本位和个人奋斗,把集体、社会和国家当成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和手段。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都属于“80后”“90后”,他们生活在国家相对比较富裕的年代,自我意识都很强。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能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积极引导的情况下就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扭曲、生活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少数大学生把随意、散漫、庸俗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良知和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在男女同学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大学生对他人的感受麻木不仁,对公共道德规范漠然处之,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不讲卫生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大学道德教育的出路
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种种现实困境, 我们不应该听之任之,而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大学道德教育的被动软弱局面,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首先,我们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信仰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指挥棒,是人类的精神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的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12]面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当代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信仰教育既要强调灌输,又要突出熏陶。因为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的形成,是要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共产党丰功伟绩的全面深刻了解才能实现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坚守高校这块思想理论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灌输和宣讲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尤其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都应以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风范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情操,抓住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我们切不要一提起灌输就同“假、大、空”挂钩,也不要把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逆反心理都归罪于灌输教育的过错。关键问题是要看我们所灌输的思想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战斗性、强大的说服力和生动活泼的感染力,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坚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德育课堂上,我们不应该用一些虚伪的、虚假的、僵死的大话、空话、套话来敷衍和欺骗学生,更要避免台上讲一套,台下做另一套。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能够自觉成为深刻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积极发挥教师模范表率作用和校园良好学风的熏陶感染作用。[13]如果我们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一知半解、将信将疑、三心二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共产主义事业悲观失望,那么,要想使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缘木求鱼。因此,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象方永刚同志一样真信、真学、真用,而不是象机器人一样机械地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自欺欺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要通过多层面进行,包括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党校、团委、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紧密配合。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做到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也会矢志不渝地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信念而奋斗,才能战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侵蚀和误导,否则,我们就会培养出一些拜金主义者、享乐主义者、极端个人主义者,那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做嫁衣裳,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导致在中国发生苏联解体那样不幸的历史悲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第二,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一种道德是否是进步的道德,就在于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数千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在道德文明方面积累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和光辉的典范。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道德修养,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并且在促进社会的进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它是人类社会的进步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突出地表现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源泉。“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历代爱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在历史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身上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高尚情操和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爱国者诸葛亮以死报国的决心,“闻鸡起舞”体现了爱国者祖逖矢志不渝的爱国激情,“精忠报国”体现了爱国者岳飞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体现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深刻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顾炎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他们的崇高思想和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面旗帜,有着无比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它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功能,激发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等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我们要以冷静反思和公正的态度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清理和批判继承,同时吸收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建设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第三,按照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坚决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应当把这些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新形势下,大学道德教育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大学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思想,把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必须把这些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大学生活融为一体。大学道德教育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他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他们在学校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做一个好员工。儒家经典《大学》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主张身体力行地进行修身养性,特别注重个人心理品质和人格修养,追求品德高尚的圣人境界。《中庸》特别注重“慎独”的修养工夫,要“君子慎其独”。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的那样,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要努力做到克己奉公、克尽职守、清清白白。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好传统,引导当代大学生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注重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要使大学生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工作上谦洁奉公,克己敬业,开拓进取;在社会上济贫扶弱,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让和睦;努力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好公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四,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引进西方新兴的全人教育模式,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我们有必要推动一种新兴的全人教育模式。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了造就“完全的人”的教育目标。20世纪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全人教育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个性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论,成为世界素质教育的发轫之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14]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一些激进主义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建构了以“人的整体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论。美国学者隆米勒将这种理论作了系统化的阐述,正式把这种理论称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激发人的全面潜能,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情感、知识、体魄、审美、独立思考、创造力以及公共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全人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既是一种教育哲学,涉及教育的目的和价值问题,同时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材和相关读物编写等具体问题。我们积极借鉴和倡导全人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克服当前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困境,为大学的德育工作提供新的动力和精神资源。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国际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道德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大学生道德工作既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也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仍然在不断加强,大学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学道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按照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引导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出千千万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论语‧为政》
[2]《论语‧里仁》
[3]《论语‧述而》
[4]《孟子‧滕文公上》
[5]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第3-6页。
[6]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7]《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卷,第103页。
[8]《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11页。
[9]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10]同上,第8页。
[1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3]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1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